挖耳屎導致的耳聾可能是因為碰到鼓膜才會導致聽力下降的。醫(yī)學上稱耳屎為耵聹,是外耳道皮膚變態(tài)的汗腺,耵聹分泌的油脂狀物干后呈固態(tài),色黃或者棕褐。耵聹對外耳道有一定的保護的作用,平時借助咀嚼、張口等運動,在不知不覺中自行排出耳道。
當耳道耵聹過多時會影響聽力,在游泳、洗澡時如果有水不慎進入耳朵,耵聹會吸水膨脹,隨水分流入外耳道,耳屎迅速的膨脹,以致突然發(fā)生耳痛或者聽力下降。如果耳屎的位置較深,還會壓迫骨膜引起耳鳴、耳痛和頭暈等不適。很多人都知道耳屎的存在很不舒服。雖然如此,經常反復的挖耳道皮膚就會因為受到刺激而形成耳道的乳頭狀瘤,因此我們要有正確挖耳屎的方式,來保護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