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慢性腹瀉、慢性腹痛的患者,經(jīng)腸鏡檢查診斷為慢性腸炎,就診時中醫(yī)大夫往往說是由于脾虛所造成的。這是因為內鏡下所見的結腸炎癥為西醫(yī)的概念,而中醫(yī)則認為脾為后天的根本,是人體氣血生化的源泉。
如果脾臟功能不足,則氣血生化相對缺乏。而氣的功能之一就是推動作用,所以推動無力從而導致脾虛氣滯,氣血不能順暢運行,不通則痛,形成慢性腹痛。
而腹瀉大多是由于脾虛運化,水濕功能下降,導致水濕內生,與食物糟粕混雜,形成腹瀉。因此,臨床上表現(xiàn)為慢性腹瀉或者是腹痛的慢性腸炎的患者,都屬于脾氣虛弱,脾虛濕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