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早年間沒有靶向藥物的時候,針對這個慢粒白細胞增高的情況,多數(shù)選用羥基脲,羥基脲它是細胞周期特異性抑制DNA合成的藥物,起效比較快但是持續(xù)時間短,那么在用藥后兩到三天白細胞可以迅速下降,但是停藥之后又很快回升,常用的計量就是一天三克,分三次進行口服,等到白細胞下降到二十乘以十的九次方每升左右的時候,劑量可以減半。
當降至十乘以十的九次方每升的時候,可以改為小劑量0.5克到一克每天維持治療,經常檢查血象,以便調節(jié)藥物的劑量,那個藥物的不良反應比較小,耐受性好,與丸化劑沒有交叉耐藥性,患者以后接受造血干細胞移植也沒有不良的影響,現(xiàn)在隨著靶向藥物的開始,像伊馬替尼的問世,這個藥物吃藥之后也可以出現(xiàn)白細胞減低的情況,經常服藥還可以達到染色體轉陰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