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和康復訓練由學校教師、家長、康復訓練師相互配合進行。教師和家長的任務是使患者能夠掌握與其智力水平相當?shù)奈幕R、日常生活技能和社會適應技能。在對患者進行教育和康復訓練時,要根據(jù)患者的智力水平因材施教。對各種程度的智力發(fā)育障礙患者的教育和康復訓練內容如下所述。
輕度智力發(fā)育障礙患者一般能夠接受小學低年級到中年級的文化教育,最好在普通小學接受教育,但如果患者不能適應普通小學的學習也可以到特殊教育學校就讀。目前國內絕大多數(shù)城市已開設了特殊教育學校,或者在普通小學設立了特殊教育班。教師和家長在教育過程中應采用形象、生動、直觀的方法,同一內容反復強化。日常生活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包括辨認錢幣、購物、打電話、到醫(yī)院就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基本的勞動技能、回避危險和處理緊急事件的方法等。當患者成長到少年期以后開始對他們進行職業(yè)訓練,使其成年后具有獨立生活、自食其力的能力。
對中度智力發(fā)育障礙患者著重康復訓練,主要內容是生活自理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如洗漱、換衣,人際交往中的行為舉止和禮貌,正確表達自己的要求和愿望等內容,同時進行在人際交流中常用語言的訓練。
對重度智力發(fā)育障礙患者的主要康復訓練內容是訓練患者與照料者之間的協(xié)調配合能力、簡單生活能力和自衛(wèi)能力。如進餐、如廁、簡單語言交流,使患者能表達饑飽、冷暖、避免受外傷??刹捎脤⒚恳环N技能分解成幾個步驟,再逐步反復強化訓練的方法。
對極重度智力發(fā)育障礙患者難以實施任何教育和康復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