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腸炎在我國以夏秋兩季發(fā)病率較高,沒有性別差異,一般潛伏期為12到36個小時,惡心、嘔吐、腹瀉是急性腸炎的主要癥狀。
慢性腸炎的臨床表現(xiàn)為長期的慢性或反復發(fā)作的腹痛、腹瀉及消化不良等癥。重者可以有黏液便或水樣便,腹瀉的程度輕重不一,輕者每日排便三到四次或腹瀉、便秘交替出現(xiàn)。重者可以每1到2小時一次,甚至出現(xiàn)大便失禁,部分患者可有夜間腹瀉或餐后腹瀉,直腸嚴重受累時,可以出現(xiàn)里急后重感,糞質多成糊狀,混有大量的黏液,常帶膿血。部分患者便鮮血,其病變限于直腸稱出血性腸炎,血液或大便分開排出或附著于正常的干燥的糞表面常被誤認為是痔瘡出血。
直腸炎患者也常排黏液血便甚至出現(xiàn)大便失禁,病變若擴展至直腸以上,血液往往與糞便混合或出現(xiàn)血性腹瀉。查體可以見到其中或下腹部輕度壓痛,腸鳴音亢進,脫肛等的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