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癡呆主要包括老年性癡呆和血管性癡呆,它們的發(fā)病率都隨增齡而顯著增加,這與老年人的生理和病理變化特點有著密切聯系。
血管性癡呆的基本病理表現為動脈硬化,而導致腦的血供障礙。隨著增齡,血管發(fā)生硬化,而且腦動脈和冠狀動脈硬化更為多見。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也多于年輕人,其原因為斑塊的形成,是血脂代謝異常,長期積累的過程和老年人消除斑塊的能力減弱。
動脈粥樣硬化可使血管管腔變窄,血供減少,而且在此處易形成血栓。又由于老年人多患有高血壓病,并且血壓調節(jié)能力減弱,易形成一過性低血壓。尤其是不適當的降壓藥治療,則會加重原有的血供障礙,所以老年人易發(fā)生血管性癡呆。
老年性癡呆的病因目前仍不清楚,它的基本病理表現是腦組織出現數量上有意義的老年斑、神經元纖維纏結和顆??张葑冃?。
這些變化也可以在智力正常的老年人中出現,但數量較少,這些,神經元特征性改變,數量的增加與增齡有密切關系,如在80歲老,年人中可有75%的人其海馬回神經元存在顆粒空泡變性,而60歲以下的人很少見到這種變化。
因此人們認為老年人的這種神經元改變與其腦功能減退的關系比神經元數目減少意義更大。甚至有人認為這些神經元的改變很難確定一個正常衰老與老年性癡呆的明確界限。由此不難看出衰老與老年性癡呆的發(fā)病存在某種內在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