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24小時尿量少于四百毫升或每小時尿量少于十七毫升,小兒每小時尿量少于每平方米十毫升,稱為少尿,24小時尿量少于一百毫升或12小時內完全無尿者稱為無尿,病人常伴有血生化的改變,如血尿素及血清肌酐增高,水及電解質平衡失調和代謝性酸中毒等現象,臨床上稱為腎衰竭。
少尿或無尿的原因大致可以分為腎前性,腎性及腎后性三大類:
一,腎前性少尿或無尿,多為功能性腎衰竭,主要是脫水等有效循環(huán)血量不足所致。
二,腎性少尿或無尿多為器質性腎衰竭,常見的原因有腎小球,腎小管間質,腎血管病變,如腎炎綜合征,腎病綜合征,肝腎綜合征,急性腎皮質壞死,腎髓質壞死,腎小管壞死,溶血性尿毒癥綜合征,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
三,腎后性少尿或無尿多見于梗阻性腎衰竭包括腎盂,輸尿管,膀胱,前列腺的結石,腫瘤,血塊,膿塊,乳糜塊等阻塞增殖瘢痕狹窄所致的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