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小孩積食如何推拿
病情描述:
小孩積食如何推拿
答醫(yī)生回答
病情分析:
1、補脾經(jīng),旋推寶寶的大拇指末節(jié)羅紋面就叫“補脾經(jīng)”,100-300次。
2、清胃經(jīng),手法:向指根方向直推100——200次。
3、掐四縫,:用大拇指的指甲掐揉,力度以孩子稍有痛感但又能接受為宜,每個手指掐30次—50次。
意見建議:
為你推薦
-
小兒便秘積食如何推拿對于小兒便秘,還有積食來說,我們可以選擇一些藥物進行治療,孩子恢復會更快一些。當然有一些家屬關(guān)心,能不能選擇中醫(yī)推拿的方式進行治療,想選擇自己推拿。我們從醫(yī)學上建議,盡量找專業(yè)醫(yī)師進行推拿護理。因為由于手法,還有方式不正確,很容易對孩子造成一些負損傷。簡單的推拿方式,我們選擇進行順時針,然后按壓肚子的方式進行治療。對于孩子緩解積食,還有促進胃腸道蠕動,有很好的幫助。在治療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觀察好孩子的精神反應,還有大便性狀。一旦改善以后,我們必要時可以用藥物輔助治療,這樣的話對孩子恢復會更好一些。01:16
-
小孩積食是什么癥狀小孩積食最典型的癥狀是食欲不好,不愛吃飯,其次也會有便秘的情況,大便不正常,孩子會主訴自己肚子發(fā)脹,難受,這時候家長可以給孩子按摩按摩中脘穴。中脘穴在胸骨下端和肚臍線連接的中間,也就是肚臍正中間向上大約4寸左右的位置。家長可以用掌心順時針按摩穴位,力量適中,按摩5分鐘左右,按摩期間可能會有打嗝現(xiàn)象屬于正常。小孩積食也可以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小葵花芪斛楂(qihuzha)顆粒,由多種中藥組成,這些中藥相互配伍后有健脾和胃,益氣固表,消食導滯的功效。01:04
-
小孩積食如何推拿小孩積食主要推拿手法,摩腹,揉天樞,運內(nèi)八卦,清大腸,清天和水,退六腑。一,摩腹,用手掌掌面或食中環(huán)指指腹著力,在寶寶腹部做順時針方向環(huán)形撫摸五分鐘。二,揉天樞,用時中兩指按揉寶寶肚臍,兩旁天樞穴一百次。三,運內(nèi)八卦,用拇指羅紋面著力,在寶寶掌心四周的內(nèi)八卦做環(huán)形推運五十次。四,清大腸,用右手拇指橈側(cè)面著力,先從寶寶虎口直推至指尖二百次。五,清天河水,天河水位置,前臂內(nèi)側(cè)正中間,自腕橫紋至肘橫紋成一直線。六,退六腑,用拇指推向腕部一百到三百次。語音時長 1:24”
-
小孩積食推拿小兒素體脾胃虛弱吃得太多,進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容易導致積食,常見大便干澀,不通,口臭,食欲不佳,肺與大腸相表里,即使嚴重會引起咳嗽,多見夜間和清晨咳嗽。除了使用藥物,推拿為一種好的辦法,寶寶大便不通會引起腹脹腹痛。家長可以肚臍為中心,掌心順時針按摩寶寶的腹部,感覺到較硬的部位可能是停滯的大便,要稍加用力向下推,促進便意。還可以雙手蘸取嬰兒油輕輕按摩寶寶的肛周,刺激排便,按摩足三里,足三里是胃經(jīng)的一個主要穴位。常按揉有保健促進消化的作用,按揉一百次雙手捏住脊柱兩側(cè)肌膚,往下往上提捏。輕輕輕柔以小兒適度,捏三十次,合理用藥,即時發(fā)燒重點要化膿化疾,可用給寶寶吃點小兒七星茶,化積口服液,王氏保赤丸等中藥,幫助排便。語音時長 2:03”
-
小兒積食推拿多久見效病情分析:小兒積食推拿多久見效要看患者病情,沒有固定的時間。孩子是個體差異很大,每個孩子自身的體質(zhì)不同,所以疾病恢復的能力也不一樣。有些小朋友推個一次兩次就很見效,有的小朋友就需要3、 5次,甚至8到10次才可以見效。意見建議:在推拿治療的同時,孩子的腹部要保暖,給孩子吃一些容易消化吸收的東西,不吃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這樣孩子就會恢復的很快。
-
小兒積食應怎樣推拿病情分析:小兒積食的主要表現(xiàn)為腹部脹滿、大便干燥或酸臭、矢氣臭穢、噯氣酸腐、肚腹脹熱。食積日久,會造成小兒營養(yǎng)不良,影響生長發(fā)育。意見建議:小兒積食可按摩腹部,捏脊柱,按揉脾俞,胃俞,中脘穴,板門穴,大腸經(jīng),脾經(jīng)等,推拿沒有副作用,操作簡單,是一種很好的調(diào)養(yǎng)身體的方法。
-
小兒積食發(fā)燒推拿小兒積食發(fā)燒,推拿是一種有效且健康的緩解方法。通過特定的穴位按摩,可以幫助寶寶緩解積食癥狀,進而降低體溫。下面將詳細介紹推拿方法及注意事項。一、推拿方法1、揉腹部:在寶寶腹部涂上按摩油,順時針輕揉100下,手法需輕柔。2、捏脊:雙手捏住脊柱
-
小兒積食發(fā)燒推拿小孩積食發(fā)燒推拿的手法有:一、清胃經(jīng),用拇指螺紋面著力,從小拇指掌面第一節(jié)向指根方向直推一百次。二、清大腸,用右手拇指橈側(cè)面著力,從小兒虎口推向食指指尖二百次。三、運內(nèi)八卦,用拇指螺紋面著力,在小兒掌心四周內(nèi)八卦做環(huán)形推運五十次。四、水底撈明月,醫(yī)生左手托患兒四指,掌心向上,于小兒內(nèi)勞宮處滴數(shù)滴涼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