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保膽取石如何進行
病情描述:
保膽取石如何進行
答醫(yī)生回答
病情分析:
通常情況下保膽取石主要是在陰徑或者軟徑下來進行手術的治療的,在臨床上病人大多數都會選擇微創(chuàng)的保膽取石術,創(chuàng)傷比較小,術后復發(fā)的幾率也會相應的減少。
意見建議:
建議病人在保膽取石術后可以根據手術創(chuàng)面疼痛的程度來應用相應的止痛藥物來進行治療,緩解痛苦,然后需要低脂肪和高蛋白質的飲食為主,提高身體素質。
為你推薦
-
保膽取石如何預防復發(fā)那么我們現在因為這個手術技術我們已經開展10年了。那么我們對這個保膽取石術后,我們一般是術后5到7天以后開始口服熊去氧膽酸。那么熊去氧膽酸,我們口服,一般的情況下是口服5天,連續(xù)5天,停10天,連續(xù)3個月。那么每天晚上服,每天的劑量只吃一次,根據這個病人的體重來算。如果病人這個體重是70公斤,我們晚上是口服6粒。如果這個病人體重是80公斤,我們晚上口服7粒。如果這個病人是60公斤的話,我們口服5粒,因人而異。01:01
-
保膽取石手術成熟嗎那么保膽取石手術,我們現在已經開展了10年,那么相對于膽囊切除,我們已經開展了100年來說,它和這個膽囊切除的成熟度相比,還略遜一籌。那么,目前為什么要開展保膽取石?因為病人現在有這個需求,而且我們目前在我們行內,我們已經提出了新的觀念,珍愛生命,珍愛膽囊,珍愛器官。那么在保膽取石這個技術,我們開展10年以后,我們從單個的結石的保膽取石,到多個的保膽取石,我們現在已經到了可以覆蓋膽囊息肉,膽囊多發(fā)息肉,膽囊多發(fā)結石,以及急性膽囊炎。那么,基本上覆蓋了膽囊、結石和膽囊息肉的所有的病程。01:03
-
保膽取石術保膽取石術到目前來講爭議還是比較大的,其爭議的主要焦點就是在于其適應癥以及禁忌癥的把控上。由于保膽取石術有一定得術后膽囊結石復發(fā)率,一般在5%至20%之間,所以應該嚴格掌握其適應癥以及禁忌癥。一般來講適應癥有:第一,年齡較輕。第二,膽囊具備良好的收縮功能。第三,膽囊中間沒有分隔。禁忌癥有:第一,膽囊萎縮合并有膽總管結石。第二,術中證實膽囊無新鮮膽汁流入。第三,美瑞斯綜合征。第四,證實膽囊已完全喪失功能。第五,發(fā)病時年齡比較大。最后還是強調膽結石是否保膽不是治療的目的,治療的目的應該是徹底的治愈疾病。保膽取石只適用一部分病人,適應癥目前還在臨床研究中,尚沒有形成真正的指南或者是常規(guī)。語音時長 1:30”
-
膽結石如何保膽取石對于膽結石的患者進行保膽取石治療的方式,分為腔鏡下的保膽取石,以及小切口的保膽取石。在腔鏡下進行保膽取石治療,一般患者在腹壁沒有切口,進行常規(guī)的腹腔鏡操作,然后將患者膽囊底切開,利用膽道鏡、取石網籃,將患者膽囊內的結石取出,然后縫合患者膽囊底,保留患者的膽囊,并且將取出的結石通過標本袋取出體外。對于小切口的保膽取石治療來說,多是在患者的右側肋緣下取2cm到3cm左右的小切口,然后利用腹腔鏡的鏡頭配合,將患者的膽囊底提出體外,然后進行膽囊底的切開,利用膽道鏡,取石網來進行膽囊內結石的取出,并且將患者的膽囊底縫合之后保留患者的膽囊。但是保膽取石治療之后,患者膽囊結石復發(fā)的幾率較高,部分患者需要口服胸腔膽酸膠囊治療1-2月左右,預防患者膽囊結石復發(fā)的可能。語音時長 01:26”
-
如何進行保膽取石病情分析:通常情況下病人是可以通過開腹切開膽囊,然后取出結石來進行保膽取石的治療的。期間病人在徹底取出結石后一定要將膽囊縫合好,避免出現一些細菌感染的情況。意見建議:建議病人不要主張進行保膽取石的治療,在臨床上保膽取石的殘留率是比較高的,而且恢復的比較慢,病人會出現比較疼痛的臨床癥狀。
-
膽結石如何保膽取石病情分析:膽結石的患者是可以通過在全麻的處理下來進行保膽取石的治療的。期間病人在結石取出后一定要仔細的進行縫合的處理,避免出現手術切口感染的情況。意見建議:建議病人在膽囊功能收縮良好,膽囊形態(tài)正常的情況下就可以通過保膽取石的方式來進行治療了,術前一定要明確會有復發(fā)的可能。
-
膽結石保膽取石取石保膽在臨床上應用越來越局限,主要考慮到結石的復發(fā),適應癥有嚴格的要求。如果明確可以取石保膽,手術方式和傳統(tǒng)的腔鏡膽囊切除手術相似。一般患者全麻穿刺建立氣腹,成功后入腹探查了解全貌,確認可以保膽取石。在膽囊底部建立隧道,通過膽道鏡進入膽囊腔了解腔內病變進一步明確手術指征。如果考慮為膽囊單發(fā)的結石或
-
保膽取石為啥容易致癌保膽取石一般不會致癌,所以一般不存在保膽取石容易致癌的說法。保膽取石一般是指腹腔鏡或者內鏡下保膽取石術,臨床上常用于治療膽結石。膽結石的發(fā)生一般與環(huán)境因素、遺傳因素等有關?;颊叱1憩F為反復右上腹疼痛,也有部分患者表現為急性膽絞痛,往往伴有惡心、嘔吐等不適。出現上述癥狀需要及時就醫(yī),醫(yī)生一般會建議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