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為什么會得母乳性黃疸
病情描述:
為什么會得母乳性黃疸
答醫(yī)生回答
病情分析:
因為母乳當中含有一種葡萄糖醛酸苷酶可以促進結合膽紅素發(fā)生改變,而形成未結合膽紅素,大量的膽紅素被這種酶解離不能排出,在腸道吸收出現母乳性黃疸。
意見建議:
母乳性黃疸可暫停喂養(yǎng)母乳,用奶粉代替,少量多次喂養(yǎng)。咨詢醫(yī)生服用退黃中成藥,促進體內膽紅素排泄,多曬太陽。
為你推薦
-
新生兒為什么會得黃疸在新生兒早期,寶寶生后2到3天,通常會出現皮膚的黃染,或者鞏膜的黃染,有的寶寶會出現尿色加深,或者大便顏色變深,這些都稱之為新生兒黃疸。新生兒黃疸,生理性的主要因素,因為新生兒血液當中的紅細胞,比成人要多一些。當紅細胞破壞后釋放出來膽紅素,是有顏色的,在皮膚表面會造成皮膚顏色變黃,因此故名為新生兒黃疸。另外一些病理性的因素,也會導致病理性的黃疸,這些病理性的因素,比如感染,或者溶血病,或者病毒的感染,或者像甲狀腺功能減低等等,內分泌的因素,都會引起新生兒黃疸。01:37
-
新生兒母乳性黃疸表現新生兒的黃疸,主要導致的因素有許多,通常情況下是生理性的因素,然后也有一些病理性的因素。此外還有由于母乳所導致的母乳性的因素,當然如果由于母乳引起的,母乳性的黃疸,我們就要注意。我們可以首先確定,是否是由于母乳所導致的黃疸,可以先停母乳2到3天,如果停了母乳以后,患兒的黃疸逐漸地減輕,這說明孩子可能就是,由于母乳所導致的黃疸。當母乳性的黃疸,在15毫克每分升以內,我們可以繼續(xù)喂哺母乳,寶寶出現母乳性黃疸,和其他的黃疸的表現沒有任何的不同,就是皮膚發(fā)黃。有的孩子會合并鞏膜的發(fā)黃,尿色或者大便顏色的變深。當然母乳性黃疸,大多數是在15毫克每分升以下,也就是說,他的黃疸程度不會很嚴重,不會引起嚴重的合并癥。01:37
-
為什么會有母乳性黃疸一般新生兒的黃疸會在2~3周后就會逐漸的減少,但部分以母乳為主的寶寶會持續(xù)1~2個月,這是因為寶寶喝下母乳后,會分解母乳中的脂肪,而產生脂肪酸。脂肪酸就會抑制分解膽紅素的酸素,就會造成黃疸的持續(xù),這個現象就叫做母乳性的黃疸。約有10%~15%以母乳為主的寶寶會有母乳性的黃疸,但這個情況父母可以放心,不用于太過緊張,母乳性的黃疸,對寶寶的發(fā)育和成長是不會有任何影響的,所以是可以繼續(xù)給寶寶喂母乳的。語音時長 1:08”
-
為什么會得黃疸引起黃疸的物質是膽紅素,所有能造成膽紅素在體內增多的疾病都會引起黃疸,主要分為三類:第1、膽紅素的生成過多,常見的病因有溶血病、脾功能亢進、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蠶豆病等。第2、膽紅素不能有效的在體內被處理掉。由于肝臟是體內處理膽紅素的唯一臟器,所以當肝臟功能出現異常時,就會影響膽紅素在體內的代謝,如肝炎、肝硬化、肝豆狀核變性、糖原累積癥等。第3、處理過的結合膽紅素無法從體內排出,比如腸道閉鎖、膽道閉鎖、胰頭癌、先天性巨結腸等,由于膽紅素不能順利排出,從而蓄積于體內,引起黃疸。語音時長 01:13”
-
為什么會有母乳性黃疸如果是有母乳性黃疸,建議是在黃疸期間需要停喂母乳3到4天,黃疸癥狀明顯減輕,可以適當地進行母乳喂養(yǎng),黃疸不一定會再出現。母乳性黃疸的原因,主要是認為母乳中含有葡萄糖醛酸苷酶,可催化結合膽紅素變成未結合膽紅素,在新生兒小腸內進行,造成腸道吸收未結合膽紅素增加,就形成了母乳性的黃疸。
-
為什么會得黃疸病情分析:引起黃疸的原因有新生兒特殊時期的生理性原因,也有病理性的原因。生理性的原因包括新生兒期膽紅素生成太多,肝細胞發(fā)育不完善,處理膽紅素的能力差等等,病理性的原因,包括各種感染,體內出血,紅細胞增多癥,腸肝循環(huán)增多,以及各種遺傳性疾病等等。意見建議:如果寶寶有黃疸,但精神反應吃奶睡眠都很好,黃疸也不是很高,并且是在生后2~3天出現,4~7天達高峰,那這種情況考慮生理性的黃疸,不需要治療。如果黃疸退而復現,出現時間過早,黃疸值過高,考慮病理性黃疸,需要藍光退黃等治療。
-
為什么會母乳性黃疸一般是因為母乳因素或新生兒因素會引起母乳性黃疸。1、母乳因素:母乳因素通常是因為母乳中的β-葡萄糖醛酸酐酶水平較高,在腸道中通過增加腸葡萄糖醛酸與膽紅素的分離,使沒有結合的膽紅素被腸道再一次吸收,從而增加了肝臟的負擔,引起母乳性黃疸。2、新生兒因素:如果新生兒肝臟中的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轉移酶比較
-
為什么會有母乳性黃疸患者會有母乳性黃疸通常與母乳中的酶或基因相關,患病后需要及時就醫(yī)。母乳性黃疸發(fā)生于純母乳喂養(yǎng),或以母乳喂養(yǎng)為主的新生兒,大多數會出現在新生兒出生后的3~5天,大約兩周會達到高峰。有研究表明,母乳性黃疸與母乳中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水平較高有關,這種酶會通過增加腸道內葡萄糖醛酸和膽紅素的分泌,使腸道中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