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左側中耳乳突炎待排膽勝瘤形成
2020-04-23 1188次
病情描述:
左側中耳乳突炎待排膽勝瘤形成
提示:線上咨詢不能代替面診,醫(yī)生建議僅供參考!
答咨詢實錄
為你推薦
-
什么是中耳膽脂瘤對于反反復復發(fā)生中耳炎的病人,最后有可能會得一種疾病,我們叫做中耳膽脂瘤。以前把它歸類,和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歸為一類,現(xiàn)在看它發(fā)病的規(guī)律,跟慢性化膿性中耳炎,還是不一樣,我們叫做中耳膽脂瘤。它的特點也是反反復復的中耳的炎癥、耳朵流膿,這種膿可能還有臭味,就是中耳有了膽脂瘤。所以我們看中耳炎的轉歸,一方面可能就完全治愈了,還有的就會轉歸為慢性化膿性中耳炎,還有的繼發(fā)了中耳的膽脂瘤,我們以前叫做膽脂瘤型中耳炎,現(xiàn)在一般把它專門分出來一類,叫做中耳膽脂瘤。01:20
-
利膽排石片的功效與作用利膽排石片功效與作用,利膽排石片的主要功效是清熱利濕、利膽排石,本品為糖衣片除去包衣后,顯棕褐色、味苦、咸,它是由金錢草、茵陳、黃芩、木香、郁金、大黃、芒硝、檳榔、麩炒枳實、姜厚樸等中藥材組成。方中金錢草利尿通淋、除濕退黃為君藥,茵陳、黃芩清熱燥濕,利濕退黃,大黃、芒硝瀉下通便,共為臣藥,郁金、木香、枳實、厚樸舒肝利膽,行氣止痛;檳榔行氣利水同為佐使,全方合用,共具有清熱利濕,利膽排石,行氣止痛的功能。利膽排石片主要適用于濕熱蘊毒,腑氣不通所指的脅痛,膽脹,癥見脅肋脹痛,發(fā)熱,尿黃,大便不通,膽囊炎,膽石癥見上述證候者。01:44
-
什么是中耳乳突炎主要是因為細菌感染導致中耳腔以及乳突腔都有炎癥反應的疾病。分為急性中耳乳突炎和慢性中耳乳突炎兩種類型。主要是因為急性細菌感染導致的,在臨床癥狀方面,主要的表現(xiàn)就是耳朵疼痛,流膿,聽力下降,乳突區(qū)有紅腫。如果是慢性中耳乳突炎,有可能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在做體檢的時候才會被發(fā)現(xiàn)。在診斷方面,建議做一下血常規(guī)檢測、中耳乳突CT,這樣就能夠比較準確的判斷病情。在治療方面,大部分患者可以選擇藥物保守治療,但是也有一部分患者藥物治療效果不好,需要考慮手術治療。語音時長 01:08”
-
兒童中耳炎乳突炎如果兒童患有中耳炎的同時患有乳頭炎,急性期治療同急性化膿性中耳炎,如經(jīng)合理治療一個月不見好轉或高熱體溫不下、耳后紅腫、外耳道后壁塌陷,乳頭x線攝片有骨質(zhì)破壞應采用簡單乳突鑿開術治療。手術方法:小兒全麻用1%普魯卡因或利多卡因加少許1%腎上腺素,用球后注射針頭沿耳道口內(nèi)軟骨交界處做環(huán)狀浸潤麻醉,再改用七號針頭做耳后乳突區(qū)皮下浸潤麻醉,沿耳后上起,耳廓上緣后0.5厘米,下距耳廓后1.5厘米左右到乳突尖部作弧形切口,小兒乳突發(fā)育差,切口不應過前過低,以免傷及面神經(jīng)。切開骨膜分離出乳突,用鑿或電鉆外耳道后上棘后鑿開,此區(qū)為馬克西溫三角,尖朝后,上為后水平連線,前下為外耳道后上棘,后為外耳道后緣,由此與外耳道后壁平行,向前內(nèi)鑿開,小兒約2到4毫米即入骨竇空腔內(nèi),由此將病變小房、粘膜、肉芽及籽骨片等一并除盡,尤其是肉芽一定要清除,建立引流。語音時長 2:14”
-
膽脂瘤型中耳乳突炎有幾種治療方法膽脂瘤型中耳乳突炎有日常護理、外用藥物、口服藥物等治療方法。1、日常護理:此病癥對人身心影響比較大,患病后會給患者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以及擔心、恐懼、等心理狀態(tài),若長時間壓力過大、心情沉悶則不利于病情的恢復。建議調(diào)整心情,積極配合醫(yī)生治療,以平和的心態(tài)面對此病癥,在飲食上建議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
-
中耳乳突炎應早期使用大劑量抗生素注射,如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等。為盡快控制病情,開始時即用青霉素及鏈霉素聯(lián)合注射,同時取耳道分泌物作細菌培養(yǎng)及藥敏試驗,以便再換用敏感性藥物。凡鼓膜穿孔小,排膿不暢,或鼓膜未穿孔,應行鼓膜切開術,以利引流。如耳后已經(jīng)形成膿腫,可切開排膿。若引流不暢,感染未能控制,或出現(xiàn)可疑并發(fā)
-
左側中耳乳突炎但是耳朵不疼,但是耳朵下方這樣多長時間了
-
耳外傷能引起中耳乳突炎嗎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