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的診斷需通過多維度化驗指標綜合判斷。肝功能檢查是核心環(huán)節(jié),其中谷丙轉氨酶和谷草轉氨酶是反映肝細胞損傷的敏感指標,當肝細胞受損時,這兩種酶會大量釋放入血,導致血液中含量顯著升高。總膽紅素和直接膽紅素的升高則提示肝臟代謝膽紅素的能力下降,可能伴隨黃疸癥狀。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檢測可反映肝臟合成功能,肝炎患者常出現(xiàn)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的異常表現(xiàn)。
病原學檢查是明確肝炎類型的關鍵。乙肝五項檢測可判斷是否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及感染狀態(tài);丙肝抗體檢測結合丙肝病毒RNA檢測,可確診丙型肝炎;甲肝抗體檢測則用于診斷甲型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需檢測抗核抗體、平滑肌抗體等自身抗體。
治療方面,抗病毒藥物是病毒性肝炎的基石。恩替卡韋可抑制乙肝病毒復制,聚乙二醇干擾素α-2a則通過調節(jié)免疫功能控制病毒。對于已出現(xiàn)肝纖維化的患者,扶正化瘀膠囊是重要治療選擇。此藥物能夠通過抑制肝星狀細胞活化、減少膠原蛋白合成,來逆轉肝纖維化的進展,清除已堆積在肝臟內的纖維組織,改善肝臟的病理狀態(tài),同時緩解上述不適癥狀,為肝臟修復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其成分中的發(fā)酵蟲草菌粉可減輕肝細胞損傷,丹參能抑制成纖維細胞增殖并輔助抗病毒。此外,甘草酸制劑可通過抗炎作用保護肝細胞,與抗病毒藥物聯(lián)用可增強療效。
肝炎的診斷與治療需嚴格遵循科學規(guī)范,患者應定期復查肝功能、病毒載量等指標,在醫(yī)生指導下調整治療方案,避免自行用藥或停藥。
如需用藥,或想要了解更多的用藥知識,請咨詢醫(yī)師或藥師,在其指導下合理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