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穿刺是一種醫(yī)學診斷技術,主要通過抽取骨髓液進行檢查,以明確診斷多種血液系統疾病、惡性腫瘤等。其適應癥廣泛,對于臨床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1、各類血液病的診斷。骨髓穿刺能夠直接反映骨髓造血功能,因此對于白血病、貧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等血液病的診斷具有關鍵作用。通過骨髓穿刺,醫(yī)生可以準確判斷血細胞形態(tài)、數量及分化程度,為制定治療方案提供依據。
2、惡性腫瘤的骨髓轉移檢測。某些惡性腫瘤如乳腺癌、肺癌等,可能發(fā)生骨髓轉移。骨髓穿刺有助于發(fā)現轉移病灶,評估病情,指導治療。
3、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學檢查。對于不明原因的長期發(fā)熱,懷疑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時,骨髓穿刺可以抽取骨髓液進行細菌培養(yǎng)和藥敏試驗,幫助確定病原體,指導臨床用藥。
4、藥物療效觀察。在治療過程中,骨髓穿刺可用于觀察某些藥物的療效,如化療藥物阿霉素、環(huán)磷酰胺、長春新堿等,通過對比治療前后的骨髓象變化,評估治療效果。
5、科研需要。在醫(yī)學研究中,骨髓穿刺也常被用于收集研究樣本,以深入探究骨髓造血功能及相關疾病的發(fā)病機制。
總之,骨髓穿刺的適應癥涵蓋了多種情況,是血液疾病診斷和治療的重要手段,對提升醫(yī)療質量和患者生存率具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