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糜爛臨床上是指宮頸柱狀上皮異位。宮頸柱狀上皮異位的患者如果受到感染或其他刺激,有可能會出現出血的現象。
宮頸上皮是由宮頸陰道部鱗狀上皮與宮頸管柱狀上皮共同組成,兩者交接部位在宮頸外口,稱原始鱗柱交接部或鱗柱交界,但此交接區(qū)并不恒定,會受雌激素的影響,如雌激素水平較高時柱狀上皮可向外擴展,占據一部分宮頸陰道部,此時則稱為宮頸柱狀上皮異位,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患者通常并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但是如果患者出現感染或受到其他刺激,有可能會表現出宮頸炎的癥狀,如白帶異常、陰道異常出血、下腹疼痛等,所以患者有可能會出現出血的現象。宮頸柱狀上皮異位合并慢性宮頸炎癥時需要根據患者的病原體針對性的應用抗生素進行治療,例如沙眼衣原體感染所致子宮頸炎常用米諾環(huán)素、阿奇霉素等藥物等進行治療。
建議患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避免將內褲放到洗衣機中與其他衣物同洗,每兩個月定期更換全新的內褲,能夠減少細菌的滋生,避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