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其診斷主要依據(jù)典型的皮損表現(xiàn)、瘙癢癥狀及慢性復發(fā)性病程。確切診斷需結合病史、體檢和必要的實驗室檢查。
1、典型皮損
濕疹的皮損多樣,包括紅斑、丘疹、水皰、糜爛、滲出、結痂等。急性期常表現(xiàn)為密集的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皰疹或小水皰,基底潮紅,逐漸融合成片。亞急性期水皰、紅腫及滲出減少,出現(xiàn)結痂及脫屑。慢性期則以皮膚粗糙肥厚、苔蘚樣變?yōu)橹鳌?/p>
2、瘙癢癥狀
濕疹患者常伴有劇烈瘙癢,且瘙癢程度夜間往往加劇,影響睡眠。瘙癢是濕疹的重要特征,也是患者求診的主要原因。
3、慢性復發(fā)性病程
濕疹常反復發(fā)作,經(jīng)久不愈。即使暫時緩解,也容易因各種誘因再次發(fā)作。
4、病史和體檢
詳細的病史詢問和體格檢查對于濕疹的診斷至關重要。需要了解患者是否有過敏史、家族病史,以及生活環(huán)境和工作情況等。
5、實驗室檢查
必要時可進行血常規(guī)、過敏原檢測等實驗室檢查,以輔助診斷及明確病因。
在治療方面,常用的藥物包括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用于緩解瘙癢;糖皮質激素類藥膏如氫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等,用于控制炎癥;以及免疫抑制劑如他克莫司、環(huán)孢素等,用于嚴重或難治性濕疹。治療時需根據(jù)患者病情選擇合適的藥物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