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頜骨骨折后,主要是復位與固定,頜骨骨折復位的重要標志是恢復上下頜牙齒的正常咬合關系及牙齒的廣泛接觸關系,否則將影響骨折愈合后咀嚼功能的恢復。
常用的復位方法有三種:
一,手法復位,在頜骨骨折早期,骨折段比較活動,用手將移位的骨折段恢復到正常位置即可。
二,牽引復位,頜骨骨折后經過較長時間,上頜骨三周以上,下頜骨四周以上,骨折處有部分纖維組織愈合,手法復位不成功可采用牽引復位法,下頜骨骨折多用頜間牽引,是在下頜骨有移位的骨折段上安置分段牙弓夾板,然后再與上頜的牙弓夾板之間,用小橡皮圈兒做彈性牽引,使之逐漸恢復正常的咬合關系。上頜骨骨折后股骨折段向后移位,可在上頜牙列上安置牙弓夾板,在頭部制作帶有金屬支架的石膏帽,在牙弓夾板與金屬支架之間作彈性牽引,使上頜骨骨折斷向前復位,需要較大牽引力時,可做臥式重力牽引。
三,切開復位,切開復位的適應癥較寬,骨折段移位較久,已有纖維性愈合或骨性錯位愈合,手法和牽引都不能復位,則應施以手術切開復位。將骨折斷端間錯位愈合中所形成的纖維組織切段或鑿除牙尖,重新移斷使頜骨恢復正常位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