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規(guī)檢查是診斷貧血的重要手段,一般通過觀察血紅蛋白濃度、紅細胞計數(shù)及紅細胞相關指標來判斷。貧血時,這些指標會低于正常范圍,反映出血液攜氧能力的下降。
血紅蛋白濃度是判斷貧血的關鍵指標。正常成年男性血紅蛋白應不低于130g/L,女性不低于120g/L。若低于此標準,則可診斷為貧血。血紅蛋白越低,貧血程度越嚴重。
紅細胞計數(shù)也是重要參考。紅細胞減少會影響氧氣輸送,導致貧血。同時,紅細胞壓積降低,反映了紅細胞在血液中所占體積比例的下降,進一步印證了貧血的存在。
觀察紅細胞平均體積、平均血紅蛋白量等指標,可幫助判斷貧血類型。如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常見于缺鐵性貧血,而大細胞性貧血則可能與葉酸或維生素B12缺乏有關。
針對不同類型的貧血,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例如,缺鐵性貧血可口服鐵劑;巨幼細胞性貧血則需補充維生素B12或葉酸;對于嚴重貧血,可能需要進行輸血治療。
貧血患者在治療期間應定期復查血常規(guī),監(jiān)測治療效果,并根據醫(yī)生建議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