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脫垂是可以用艾灸治療的,而且中醫(yī)用艾灸方法治療女性子宮脫垂能取得顯著的效果,但要注意的是每個選取的穴位都要使用正確的艾灸方法,并且應該根據(jù)患者的癥狀表現(xiàn)來加減艾灸的穴位。
子宮脫垂是指子宮從正常的位置沿著陰道下降,宮頸內(nèi)口到達或者是超過坐骨棘水平,甚至子宮完全脫出陰道口。
引發(fā)子宮脫垂的主要的病因關鍵在于氣血不足,特別是由于氣虛造成,不能使人體托舉在原有固定位置。針對子宮脫垂的情況往往采取補氣血和補中益氣升陽的辦法來治療。
在治療的時候采用辯證取穴艾灸方法可以起到補腎固脫、益氣升提的作用,從而取得顯著的治療效果。
中醫(yī)艾灸操作方法:
在艾灸的時候首先把百會、長強、神闕三個穴位用艾條做溫和灸,接下來的其他穴位在具體的操作的時候,可以用艾條或配合灸盒做隔姜灸,每天需要進行一次,每次每穴15-20分鐘,一般連續(xù)使用10次一個療程。注意事項:
1、多注意臥床休息,產(chǎn)后也不要過早的進行活動。
2、避免重體力勞動。尤其是產(chǎn)后避免短時間之內(nèi)進行重體力勞動;
3、要保持大小便的通暢。保持大小便通暢。如果慢性便秘或長期小便習慣不好,長期憋尿,會引起腹壓增大,導致盆底肌松弛;
4、避免長期站立、下蹲,或屏氣等增加腹壓的動作。
5、多吃些能補氣補腎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