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頸椎痛可能是受涼、枕頭不合適、長期保持一個姿勢、落枕、頸椎病等原因導致,一般沒有什么好辦法治療,可以通過保暖、選擇合適枕頭、調整姿勢、熱敷、藥物等方法改善。為了防止病情持續(xù)發(fā)展,建議患者及時就醫(yī)。
1、受涼:
如果睡覺時的室內溫度過低,會導致頸椎部位受涼,還會使血管收縮異常,進而引起疼痛,可以通過開空調的方式升高室內溫度,控制在22℃左右。
2、枕頭不合適:
睡覺時沒有選擇合適的枕頭,比如枕頭過高或者過低,會導致頸椎肌肉長期處于緊張狀態(tài),長此以往可能誘發(fā)疼痛,需要根據(jù)自身情況選擇高度適中的枕頭。
3、長期保持一個姿勢:
如果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睡覺,會導致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受到障礙,沒有及時調整,可能有頸椎疼痛、僵硬等癥狀,一般在調整睡姿后,癥狀可自行改善,無需特殊干預。
4、落枕:
是一種常見疾病,患病后會因頸項部位的肌肉發(fā)生痙攣而出現(xiàn)多種癥狀,比如酸脹疼痛、活動受限等,可以使用柔軟的毛巾包裹住熱水袋放置于頸部,大概熱敷10分鐘,能夠促進血液循環(huán),可以減輕癥狀。
5、頸椎病:
如果自身患有頸椎病,頸椎間盤發(fā)生退行性改變,睡覺時姿勢不當或者枕頭不合適,容易使局部的神經(jīng)根和血管受壓,也會出現(xiàn)肢體麻木、頸肩痛等,可以遵醫(yī)囑服用頸復康顆粒、谷維素片以及甲鈷胺片等藥物治療,以上藥物可以在飯前吃,也可以在飯后吃,需要根據(jù)個人的實際情況安排用藥時間。
患者在生活中需要保持正確的站姿和坐姿,也可以每天進行一些頸部活動,比如左右轉動、上下抬頭等,能夠促進身體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