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上可以通過黃疸、貧血、膽脾增大等方面來判斷寶寶是否得了溶血性貧血。
1、黃疸:黃疸的最早表現為溶血性黃疸,在寶寶出生24小時后就會出現明顯黃疸,并且黃疸指數增長速度較快,如果出現了這種情況,就說明寶寶可能患有溶血性貧血。
2、貧血:溶血后孩子血紅細胞受到破壞,血紅蛋白下降,網織紅細胞明顯上升,同時伴隨有膽紅素的異常增高,導致臉色蒼白、口周發(fā)紺等癥狀。從而影響到寶寶的呼吸頻率,進而影響寶寶的進食效率和精神狀態(tài)。
3、肝脾增大:如果寶寶患有溶血性貧血,那么溶血會導致產血代償性增多,從而導致肝脾增大。
當寶寶出現溶血時應及時進行干預,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控制可能會引起膽紅素過高,從而導致核黃疸。此時不僅表現為黃疸、貧血,嚴重時可能出現急性腦部癥狀,如嗜睡、抽搐、角弓反張或肢體異常等。